聯系我們
座機:027-87580888
手機:18971233215
傳真:027-87580883
郵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388號中國地質大學校內(武漢)
地熱溫泉
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轉型升級與空間優化
文章來源:地大熱能 發布作者: 發表時間:2021-11-09 16:47:36瀏覽次數:1763
旅游休閑產業是集購物住宿、休閑娛樂、健康養身、文化創意、旅游代理、會議會展、特色展示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產業。伴隨著《國民旅游休閑綱要( 2013 - 2020 年) 》的出臺,基于健康、文明、環保理念的“國民旅游休閑”將走上規模擴大和品質提升的道路。在溫泉旅游休閑產業加快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諸如功能形式單調、缺少鮮明特色、缺乏合理規劃、空間惡性競爭、產品同質重復等問題,不利于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對溫泉旅游和開發的研究方興未艾,已有學者從主題定位、開發模式、興衰重構、構件和環節設計、資源移動、產業聯動等多角度進行研究,成果顯著。目前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宏觀產業層面的探討,具有較強的規劃性和指導性,然而對溫泉旅游產業的空間競合、新興溫泉旅游地的區位選擇等論述甚少,且大都忽略了空間因素及其影響,較少關注空間優化對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較少,如樊亞明等研究了廣東省溫泉旅游地的空間結構,認為資源稟賦、客源市場、交通條件以及消費結構變化促進了溫泉旅游地的演化; 蔡衛民等在對湖南省溫泉旅游資源、旅游流進行考察的基礎上,確定了點軸漸進發展的空間布局模式。
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資源接近性、地點固定性、空間占用性等特殊區位條件既影響了溫泉所在地城市旅游產業的空間布局和結構,同時又是城市空間不可分割的部分,對城市的經濟結構、環境質量、消費市場的重要影響不言而喻。筆者選取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作為考察對象,原因在于: ( 1) 福建省位于歐亞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菲律賓板塊結合部形成的臺灣地熱帶,是溫泉大省,溫泉數量位居全國第四,溫泉密度位居全國第三; ( 2) 福州擁有特色鮮明的“金湯文化”,自晉起就有“筑池沐湯”的傳統。2011 年,福州入選首批“中國溫泉之都”,永泰、連江獲得“中國溫泉之鄉”的稱號,溫泉成為福州一張重要的城市名片,也給溫泉旅游產業帶來升級轉型的契機。但長期以來,由于分散開發、各自為政,福州溫泉產業始終處于粗放式發展階段,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同時,面臨產業規模有限、項目業態單一、基礎建設不足、服務人才欠缺等問題。
因此,選擇福州進行溫泉旅游產業區位優化與轉型升級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福州溫泉旅游資源的空間布局
福建省會福州是全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也是省際交通往來的重要樞紐。福州市轄5 區6縣2 個縣級市,文化旅游資源豐富,“里坊制度活化石”三坊七巷、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重要古人類文化曇石山文化、中國船政文化和造船業的發祥地馬尾等,在全國均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福州地形是閩江下游寬闊的盆地,且年降水量在1000 ~ 1600mm,地熱資源埋藏淺、易開發、蘊藏量大、水質出眾。福州溫泉的最大特點是溫泉大量集中在市中心,溫泉密布帶位于北起思兒亭,南至王莊,西至五一路、五四路,東到六一路一帶,總面積約9km2,占鼓樓、臺江兩區面積近17%。
據計算,福州市區9 km2 范圍內分布有74 口溫泉井,理論最鄰近距離為349m,而實際最鄰近距離為273 m,鄰近指數為0. 78 <1,是非常明顯的集聚分布。溫泉資源密布在城市中心是福州市溫泉旅游資源及產品的主要特點,在全國亦屬罕見。此外,周邊連江、永泰等縣( 市) 有40 多處天然溫泉出露,其中在福州- 永泰北東東-南西西向構造斷裂帶內出露18 處溫泉群。從縣域范圍來看,閩清縣有13 處溫泉點,永泰縣有11 處溫泉出露,閩侯縣有6 處溫泉點,連江縣潘渡鄉貴安村有1. 869 km2 的地熱異常帶,均位于該斷裂帶之上。
作為溫泉形成必要條件的熱源、水源、地下水循環、儲集層、靜水壓力差等具有不可移動性和不可復制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并限制了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空間布局和空間調整。福州溫泉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依據其自然資源導向具有明顯的集中性、豐富性、遍在性的特點。
三、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形態變遷
福州的“金湯文化”歷史悠久,業態豐富,目前主要呈現為公共澡堂型、商務會所型、度假景區型和旅游綜合體型等4 種產業形態。
( 一) 公共澡堂型溫泉產品
唐代起福州就有了專門的溫泉澡堂以供官用,明代開始出現供大眾洗浴的民湯,清康熙年間出現了全國首家私人經營的湯堂店。從區位選擇上來看,因為溫泉資源具有相對固定性,再加上早期市區交通尚不發達,而該類溫泉產品又與生活需求密切相關,因此在遵循接近性原則的基礎上,公共澡堂型溫泉產品的布局盡量接近水源所在地和消費者居住地。福州最早澡堂位于今鼓樓區湯井巷,明代在今溫泉路、湯井巷、晉安橋一帶有10 余家, 20 世紀30年代的50 余家幾乎都位于福州中心城區溫泉密布帶之內。新中國成立后因為考慮到居民洗浴的市場需求,因此有若干家設置在密布帶之外。
20 世紀80 年代以前,溫泉旅游休閑產業一直是以公共澡堂型溫泉產品為唯一業態。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以及其他溫泉休閑產業形態的興起,地租支付能力較弱的公共澡堂型溫泉數量驟減,且選址也偏向于區位條件一般但客流量較大的地區,面向普通居民提供中低檔服務。目前還在運營的尚有溫泉澡堂、華清樓、醒春居、三山座、德天泉、新沂泉、市直機關澡堂等7 家。從空間布局來看,全部集中在中心城區,呈點簇狀分布,溫泉澡堂、三山座、醒春居的距離不過百米,德天泉和新沂泉是福州唯一一處布局于一條小巷中的兩家溫泉澡堂。盡管數量不多,但作為福州泡湯文化的代表,這類產品仍作為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核心產品存在,且近年來不斷加大改擴建力度。從用地規模來看,公共澡堂型溫泉產品的空間占用較小,構成相對簡單,如華清樓經營面積6533 m2,而三山座僅742 m2,主要由3 ~6 個大池、若干個小池、淋浴、包廂、座位、更衣室等構成泡浴區和服務區[16]。從消費群體來看,主要客源為福州本地居民,特別是以老年男性為主。從消費支出來看,該類旅游產品價格較為低廉,以華清樓為例,公共池每人僅6 元。從消費內容來看,溫泉公共澡堂主要以大眾泡湯為主,兼有搓背、推拿捏敲等休閑技藝,另附有茉莉花茶與其他地方小吃,地方氣息十分濃厚。
( 二) 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
外事接待是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的最初功能。
自1971 年五四路華僑大廈等旅游賓館開始使用溫泉以來, 1998 年,市區已有28 家賓館、大廈等經營住宿的單位使用溫泉。目前,福州市區有溫泉配套的酒店約40 多家,其中星級溫泉酒店28 家,除2 家位于福州二環以外,其余26 家均位于二環以內,大都集中于市區溫泉密布帶及其附近,以鼓樓區五四路沿線最為集中,沿溫泉井呈線性分布排列( 圖2) 。其中,五四路和華林路交叉口附近有8 家三星級及以上酒店有24 小時溫泉供應。這主要是因為福建省政府、福州市政府位于鼓樓區,大量的商務活動集中在該區,且福州市區的重要旅游景點如三山( 烏山、于山、屏山) 、兩塔( 烏塔、白塔) 、三坊七巷等均位于此。溫泉資源與酒店相配套,使得鼓樓區成為星級酒店的主要聚集地,福州市區2 /3 的三星級及以上酒店布局于此,特別集中在五四路附近。
以外地商務型客人和國內游客為主。2012 年,福州累計接待游客3192. 55 萬人次,國內接待人數3107. 42 萬人次,其中,國內過夜游客1389. 21 萬人次,主要以浙江、廣東、江西、上海、江蘇等鄰近省市的游客為主。全市星級飯店客房出租率65. 8%,床位出租率64%[17]。從消費支出來看,在有溫泉配套的星級酒店中,五星級酒店1 家、四星級酒店12家、三星級酒店15 家( 表2) 。2012 年,福州市接待的過夜游客平均逗留2. 81 天,以全國三星級及以上星級飯店平均房價309 元、每個房間2 人計算,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人均消費支出400 元左右。
從消費內容來看,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主要包括2類: ( 1) 溫泉水直接入戶,客人可以直接在客房中用溫泉洗浴; ( 2) 專門的桑拿洗浴中心,可以提供足療、按摩、餐飲等服務,前者是與住宿一起的免費服務,后者是額外的消費附加。除此之外,福州還有溫泉會所250 余家,95% 主要集中在鼓樓區。這些溫泉會所以商務洽談、旅游休閑等中高端消費者為目標客戶,消費內容包括推拿足浴、溫泉水療、中西餐飲等,人均消費100 ~ 300 元。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中,室內溫泉幾乎不占用空間資源,桑拿洗浴中心的占地面積亦十分有限,空間結構較為單一。
( 三) 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
2000 年以來,集沐浴康療、度假游憩、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度假景區型溫泉成為新的溫泉旅游休閑產品。從空間布局來看,福州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大多分布在福州- 永泰北東東- 南西西向構造斷裂帶附近( 圖3) ,如青云山御溫泉度假村、樂峰赤壁溫泉度假村、大明谷溫泉村、黃楮林溫泉度假區、貴安溫泉旅游度假村等均處于永泰、閩清、連江等縣( 市) 的溫泉出露點上。這些度假景區型溫泉距離市中心少則數分鐘,最多也僅2 h,交通十分便捷( 表3) 。相較于公共澡堂型溫泉產品和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的占地空間較大,呈現平面化、組團化、擴張化的發展態勢。市區內的源脈溫泉園、金湯國際溫泉度假村等占地約2hm2,其中泡浴區約占40%,配套服務區約占60%,新近開發的溫泉旅游度假區占地30 ~ 40 hm2。度假景區型溫泉的服務區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包含理療、健身、娛樂、住宿、觀光、購物等各項設施,同時強調與自然生態環境相融合,如黃楮林溫泉度假區位于黃楮林自然景區內、旗山森林溫泉度假村位于旗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青云山御溫泉度假村位于國家4A 級旅游區青云山景區內,豐富的空間要素使得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呈現出不同的結構和風格。
從消費內容來看,主要分為SPA 養生、游憩健身、住宿娛樂、溫泉高爾夫和主題公園等5 類。從消費群體看,主要包括3 類: ( 1) 國際包機組團游客,主要以日本、韓國、臺灣游客為主,約占20%; ( 2) 國內動車組團游客,主要以浙江、江蘇、上海、廣東、江西等地游客為主,約占30%; ( 3) 省內散客( 自駕車或旅游專線) ,主要以閩南、閩西、閩北地區和福州本地為主,約占50%。
( 四) 旅游綜合體型溫泉產品
2010 年以來出現的溫泉旅游綜合體涵蓋了特色溫泉、自然景區、商務會議、運動游憩、康復療養、生態農莊、旅游地產等消費內容,將溫泉旅游與房地產開發以及相關行業相結合,是一種以游憩和投資為主要目的的溫泉旅游開發新模式,占地面積都在70 hm2 以上。如貴安溫泉旅游度假區、東雁文化旅游綜合體等均是這一類溫泉旅游產品的代表。這類溫泉產品將休閑度假方式轉變為愜意生活方式,在產品構成上,既有以高端、專業、精致為主要特色的精品溫泉產品,又有集主題樂園、觀光購物、文化體驗、地產投資等多品種、多類型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溫泉產品,能夠盡可能延長游客消費時間,強化消費體驗。旅游綜合體型溫泉產品大多是在原有的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基礎上的空間擴容、設施改建和服務增量,同類產品的間隔相對較近,如新建的貴安溫泉旅游度假村、溪山溫泉度假村、福州溫泉高爾夫度假俱樂部、東雁文化旅游綜合體均位于連江縣潘渡鄉境內,相距10 km 以內,車程10 min 可達。旅游綜合體型溫泉產品更強調依托溫泉資源發展特色地產經濟,加強旅游業與農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的融合,推動溫泉集中地區的城鎮化發展。
四、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空間演進
( 一) 空間布局
從空間布局上來看,4種溫泉旅游休閑產品的共性是盡可能靠近溫泉資源地,以降低運營成本。
但4 種溫泉旅游休閑產品又表現出不同的區位特征,如公共澡堂型占地面積小,主要集中布局在中心城區居民區附近的巷弄中,盡可能接近消費者,呈團簇狀分布; 商務會所型布局在中心城區主要道路兩側的星級酒店及各類會所之中,整體而言呈線性分布,但產品個體呈現立體式布局,盡量節省土地空間; 度假景區型占地面積大,布局在城市邊緣帶或遠郊區,根據所在地的地形條件,大都沿山體呈面餅狀平面布局,與大面積的自然景觀相互融合; 旅游綜合體型是將若干個鄰近的、大小不一的、不同功能的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進行空間上的組合和疊加,并將其置于小城鎮的范圍當中,其用地規模龐大,甚至出現了溫泉小鎮的形式。
( 二) 空間結構
從空間結構來看,傳統公共澡堂型產品的泡浴區是溫泉旅游休閑產品的核心,服務區是其重要輔助,二者都屬于人工景觀; 商務會所型產品的泡浴區更注重私密性,服務區與其他功能區相交錯; 位于城市邊緣帶的度假景區型產品的自然景觀所占比重較低,人工景觀所占比重較大,位于遠郊區的度假景區型產品的人工景觀大多以賓館住宿、主題公園、亭臺樓閣、交通道路等形式出現,泡浴區星羅棋布,服務區較為集中,但都融合在自然景觀之中; 旅游綜合體型產品的空間結構復雜多樣,除了傳統的核心產品之外,還包括地產、金融等附加職能,對消費者而言,除了休閑游憩之外還兼有投資升值的空間。
( 三) 空間競合
上述4 種溫泉旅游休閑產品中,從文化內涵來看,以公共澡堂型溫泉產品最具特色; 從開發數量上來看,以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為主; 從市場反饋來看,以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最受市場追捧; 從發展態勢來看,以旅游綜合體型溫泉產品為主要方向。由于同類溫泉旅游休閑產品的差異性不大,為了搶占共同的消費者和市場,同類產品內部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而異類溫泉旅游休閑產品雖然在產品、服務、價格上有所區別,但其市場細分并不明顯,市場回報率不高。如盡管受到市場熱捧,但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的附加價值不高,2012 年福州9個溫泉景區共接待游客126. 29 萬人次,營業收入14273. 2 萬元,但人均不足120 元,這種以門票收入為主的盈利模式顯然無法滿足巨額投資回報。
可見,目前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品仍以空間競爭、市場競爭、客源競爭、價格競爭為主,同類產品、異類產品之間的合作度不高。
五、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空間優化的
基本思路和策略
( 一) 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空間優化的目標
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升級轉型要求該產業能夠依托有限的溫泉資源條件、溫泉所在地的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特征以及現有的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布局、規模和結構,以空間優化為突破,以生態保護、空間挖潛、功能拓展、服務整合、效益提升為目的,構建合理、高效、可持續的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經濟空間和生態空間。
( 二) 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空間優化的原則
1. 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相結合。溫泉旅游休閑產品類型演變中的顯著特征是自然環境比重減少,人工環境比重增加; 自然環境功能單一,人工環境結構多樣。因此,空間優化要求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協調共生,最大程度維持山、水的自然形態,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對消費者放松身心、愉悅心靈的作用,將道路、建筑與山水自然風貌相融合,通過人工環境的建造盡可能延長消費者在溫泉旅游地的停留時間,使得生態山林、溫泉湯池、道路建筑等相互穿插,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的互相結合。
2. 產品差異與服務互補相結合。溫泉旅游休閑產品具有典型的同質化特點,同類溫泉旅游休閑產品之間具有極強的競爭關系,但同質低價無序競爭并不利于構建良好的市場環境。因此,一方面要根據地域環境、歷史文化、旅游者偏好等設計差異化的溫泉旅游休閑產品,降低產品的可替代性,避免同質低價無序競爭; 另一方面要加強溫泉旅游休閑產品與其他旅游休閑產品的功能結合,實行多樣化、特色化的聯合開發,同時,對基礎設施、信息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等進行統一的規劃和運作,實現產品差異與服務互補相結合的互助共贏的區域旅游合作網絡。
( 三) 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空間優化的相關策略
據此,可以采用宏觀上多極分散、微觀上緊湊集中的空間結構模式,形成都市溫泉區、郊區溫泉帶、溫泉游憩網的空間發展形態。
1. 都市溫泉區。以“功能置換、設施更新”為都市溫泉區的空間優化方向。溫泉產品主要集中在都市溫泉區的核心是福州溫泉旅游產業空間布局的最顯著特點。值得注意的是,溫泉旅游產業對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要求較高,市區中大規模的空間變動可能會影響城市的整體風貌和肌理。因此,可行的方案是在溫泉密布帶中對舊有的公共澡堂型、商務會所型以及部分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進行功能置換和設施更新,使其提升服務功能,滿足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在產品轉型路徑上,注入文化內涵、提升空間形象。盡管公共澡堂型溫泉產品數量有限,但其文化內涵不可忽視。為保持文化氛圍的統一性和景觀形象的完整性,在外部空間設計上要注重用溫泉主題統領歷史建筑、特色院落、現代地標、城市道路、植被水體等,使其在色彩、風格等外觀上保持和諧性; 在外部功能設置上要注重溫泉產品與餐飲購物、歷史古跡、展覽參觀等的連通性和便捷性。在內部空間安排上要以衛生、安全、舒適、愜意作為主要原則,嚴格按照服務質量等級標準進行建設,在傳統基礎上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原有消費者的忠誠度和重游率,不斷開拓新的消費市場。
商務會所型溫泉產品集中連線分布于五四路一帶是福州都市溫泉區的又一大特色。這類產品數量眾多,但同質化現象嚴重。在現有空間格局下,該類型溫泉產品要進一步依托商務、會議和家庭市場,在保留傳統服務優勢和配套優勢的基礎上,引入親子、SPA、診療等概念,在空間細節上進行調整,力求打造更加精致、細膩、溫馨的消費體驗。
2. 郊區溫泉帶。以“塊狀組合、集中緊湊”為郊區溫泉帶的空間優化方向。溫泉旅游帶以度假景區型溫泉產品和旅游綜合體型溫泉產品為主。從溫泉旅游休閑產品的發展趨勢來看,形成以溫泉資源為依托、以生態資源為支撐、以溫泉產業為核心的溫泉小鎮是重要的發展方向。因此,要對黃楮林溫泉旅游度假區、七疊溫泉生態農業觀光園、龍泉山莊、樂峰赤壁溫泉度假村等溫泉集中地的相關功能,如溫泉+ 景區+ 運動+ 會議+ 農莊+ 地產等進行塊狀疊加和組合,對用地空間進行調整整合,強化旅游服務功能。此外,在傳統溫泉旅游產品基礎上拓展出來的諸如商務會議、主題公園、溫泉地產等在增添了溫泉產品附加功能的同時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資源。由于溫泉區大量以步行廊道為主,造成不同功能間的長距離分隔。因此,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預估旅客承載量,合理設置泡浴區、公共設施服務區等的比重和布局,提升服務品質。在產品轉型路徑上,突出差異經營、形成產業鏈條。通過主導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來對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的產業鏈條進行延長和拓展。
處于同心圓核心并向外輻射的主導產業是基于溫泉資源的各類產品和服務,包括洗浴、健身、餐飲、購物、表演、住宿等,這部分產業的核心內容基本同質; 處于主導產業外圍的是融合了溫泉旅游休閑產業內容的支持產業,包括日化用品、游泳設備、園林園藝、旅行中介、營銷策劃等,這些是各溫泉景區能夠進行差異化經營的關鍵所在; 處于最外圈的是為其提供相關服務的配套產業,包括園林園藝、環保環衛、給排水、電力通信、消防安全、建筑家裝、金融投資、交通設施等,這些為差異化經營提供了保障。
通過產業鏈條的構建,深入挖掘福州溫泉旅游休閑產業的發展潛力,提升產業的服務內涵,以點帶面引導該產業的轉型升級。
3. 溫泉游憩網。以“多極分散、高效連接”作為溫泉游憩網的空間優化方向。溫泉旅游產品之間的競爭性強于替代性,而且隨著私家車等交通工具的普及,溫泉旅游產品的空間阻礙逐漸減弱。因此,消費者在進行溫泉旅游休閑產品消費時,既要考慮行車距離與停留時間的機會成本,又要考慮溫泉旅游休閑產品與其他旅游休閑產品的機會成本。
溫泉旅游休閑產品勢必需要在延長游客停留時間、組合其他旅游休閑產品上做文章。以連江縣為代表,可以以現有的溫泉旅游景點為發展極點,盡量整合當地旅游資源、挖掘文化內涵,設計差異性的人工景觀和游樂設施,走一帶多點、一點一泉、一泉多品的特色發展道路。在軸線上要加強福州市區與連江、連江各旅游極點內部不同消費功能之間的聯系,特別是要提高公交出行比重、提升交通接駁效率、優化交通線路。在產品轉型路徑上,構建產業聯盟,提升附加價值。溫泉旅游網絡的建設要求溫泉旅游休閑產品既要差異性經營,又要加強與其他旅游產品的協作,以產品和市場為核心,創新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式。具體包括: ( 1) 通過構建溫泉旅游休閑產業戰略聯盟,建立溫泉產品信息共享平臺,及時把握市場動態,進行針對性的營銷設計和產品規劃,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享、利益共享; ( 2)設立行業建設和服務標準,共同樹立閩式溫泉旅游休閑產品品牌,提升溫泉產品的附加價值,將以溫泉產業為核心的旅游產業培育發展成為福州經濟的支柱產業; ( 3) 建立無障礙的市場合作機制和應急處理機制,共同協調交通設施、園林設計、食品衛生、人力資源、策劃設計等問題,實現溫泉旅游休閑產業各類資源的最優配置。
上一篇 > 贛州溫泉旅游開發的SWOT分析及對策
下一篇 > 如何對溫泉項目進行創新開發?